作为一名常年深耕SEO一线的从业者,我每天都在追赶算法更新、分析SERP变化、调试站点表现。但当我回头复盘这些年的SEO实践时,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那些被许多人认定为“过时”的老方法,实际上在2025年依然有效,甚至在某些领域表现得比“新玩法”更稳定、更持久。这篇文章,我想用真实项目的案例,结合对Google核心更新的长期跟踪,来系统梳理一遍:哪些旧的SEO方法在今天仍然有用?它们是如何发挥价值的?又该如何在新的环境中迭代升级?
一、关键词布局:精准选词依然是SEO的胜负手
1.1 精准关键词,仍然决定内容排名的天花板
很多人认为“关键词研究”已经过时,理由是搜索引擎算法已经能理解语义和意图,不需要再围绕关键词堆砌。但我想说的是:关键词本身并没有失效,失效的是“过度堆砌”的方式。
在2025年,我依然会把关键词研究作为内容创作的起点。只不过现在我更注重三个维度:
例如,我在优化一个跨境SaaS工具站点的关键词“email automation tool”时,通过对SERP的反复分析,发现“comparison”、“top 10”、“2025 review”等词频出现在前十页面。于是我重构页面标题与结构,将“对比”、“用户体验”、“市场份额”等模块加进去,排名从第18名跃升至第5位。
1.2 关键词嵌入位置:依然有技术细节值得坚持
关键词布局仍需科学规划,以下位置我始终坚持关键词出现:
二、内容长度与结构:长内容+结构清晰依然有效
2.1 长内容未死,反而更有生命力
很多人以为现在用户只爱短视频、短内容,但对于SEO来说,长内容依然有着压倒性优势,尤其是在教育类、教程类、B2B行业、服务型业务中,长内容能提供完整、系统的价值呈现,提升停留时间、降低跳出率。
我在为一位法国本地律师事务所搭建SEO内容体系时,尝试把300字的法律术语解释拓展为3000字的“法律指南”,配合段落锚点、案例分析、法规引用。上线后,该文章在Google法国地区排名前3,Organic Lead占比增长了72%。
2.2 内容结构越清晰,排名越稳定
过去我们常说“内容为王”,但2025年,结构已成王中之王。
我会为每篇内容统一遵循以下结构标准:
这套结构在我运营的技术博客中,大幅提升了Featured Snippet的获取率,页面平均停留时间提升30%以上。
三、站内链接策略:旧技巧却仍是增长利器
3.1 内链依然是提升索引率与权重传递的核心
内部链接的基本逻辑没有变化,只是现在要更“系统”而非“随机”。
我的操作方式:
- 用 站内链接图谱 规划重要关键词的链接路径
- 所有页面都必须链接到其上级分类与同主题内容
- Anchor文本需多样化(不要死用关键词)
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构建内容集群(Content Cluster)策略,提升主题权威性。
四、外链建设:旧方法依然有效,但执行要更“人性化”
4.1 高质量外链仍是难以替代的信号
尽管Google强调“内容比外链重要”,但优质外链在2025年依然强势,尤其是:
- 新站冷启动
- 进入竞争激烈关键词
- 提升DA评分
我在最近一次B2B品牌冷启动项目中,用20条来自权威垂直媒体的Guest Post,推动一个站点在6个月内从0 DA上升到41,首页排名关键词超过130个。
4.2 老方法的变体更有效:协作型外链优于纯SEO交换
旧的外链方式,如Link Exchange、Blog Commenting、Directory Submission,大部分效果不明显,但以品牌合作、专家采访、内容协作为形式的“关系型外链”,依然极其有用。
我常用以下方法:
五、基础技术SEO:robots、sitemap、速度优化仍是基础设施
技术型SEO中的基础配置,过去是必须项,现在依然不能放松。
5.1 Robots与Sitemap依然决定抓取路径
这两个文件配置虽然早已不是“热词”,但仍是搜索引擎进入你网站的第一站:
- Sitemap必须按内容类型分类(文章、产品、分类)
- Robots中要禁掉站内搜索、标签页、重复分页等页面
- 记得用Search Console手动提交更新频繁的sitemap
5.2 页面加载速度仍是硬性指标
2025年,Google继续强调Core Web Vitals。我的网站如有以下问题,几乎必定影响排名:
- LCP超过2.5秒
- CLS超过0.1
- FID超过100ms(已改为INP)
常见的加速方法:
六、结构化数据与Schema标记:提升SERP展示的旧秘籍
结构化数据在2025年依旧是提升CTR与抓取效率的重要策略。
6.1 以下类型我仍然强推标记
我曾在一个健康行业博客中,仅因部署FAQ + Breadcrumb Schema,Google搜索中展现率提升35%,点击率提升22%。
七、旧方法仍有效的根本原因:搜索引擎的底层逻辑没变
我总结过,以下几点是旧SEO方法至今仍然有效的底层原因:
- 搜索引擎依然依赖结构信号与链接路径做排序判断
- 内容质量再高,如果索引、结构、速度有问题,依然难以上榜
- 语义理解虽进化,但关键词信号仍是可量化的排名参考
- 用户体验虽增强,但底层抓取和索引机制变化不大
结语:旧方法不是废土,而是地基
2025年的SEO,确实比以往更加复杂:AI生成内容泛滥、多模态搜索崛起、SERP形态不断演化……但这恰恰说明一个事实:SEO的底层架构没有变,变的是玩法与技术形态。
那些“旧方法”——关键词优化、内容结构清晰、内链策略、外链建设、结构化数据、基础技术配置,不是被淘汰了,而是必须升级后的“新地基”。
我始终相信:回归本质、深耕基础,才是SEO穿越周期的真正路径。
霓优网络科技中心是一家专注于网站搜索引擎优化(SEO)的数字营销服务提供商,致力于帮助企业提升网站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与收录效果。我们提供全方位的SEO优化服务,包括关键词策略优化、内容质量提升、技术SEO调整及企业数字营销支持,助力客户在竞争激烈的网络环境中获得更高的曝光度和精准流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