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第一次意识到“搜索量低≠无价值”,是在运营我们公司B端SaaS产品内容站的第二年。
那天我刚做完一轮内容ROI复盘,眼前的一个数据彻底打破了我多年来的SEO思维惯性——
一个每月搜索量只有 30 次 的关键词,居然为我们带来了 12 个注册转化,且 3 个进入付费试用。
那一刻,我意识到,我可能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。
“关键词搜索量高=好流量”?这逻辑是错的
我们从小在SEO里被教导:找高搜索量的词,上排名,抢流量,再转化。但在做了几年的内容运营之后,我慢慢发现这个路径在某些场景里完全走不通:
- 竞争太激烈,核心词永远上不去首页;
- 流量大了,咨询量也多了,但都是“闲逛”的,不精准;
- 内容投入大,但转化 ROI 却拉胯。
反倒是一些搜索量少得可怜的长尾词——只有几十,甚至个位数——却时不时带来精准注册。
我开始转变思维,不再只看“流量”,而是找那些带有强烈“意图”的关键词,哪怕搜索量低,它们依然可能是一座“金矿”。
什么是“金矿型长尾关键词”?
这是我自己给这类关键词起的一个称呼,具备以下几个特征:
- 搜索量低(10-100/月):在工具里常常被判定为“无价值”;
- 搜索意图强:往往是“问题导向”或“行动导向”的搜索;
- 用户画像精准:搜索这个词的人,往往已经处于购买/注册/转化的临门一脚;
- 竞争度低:大多数SEO同行压根不看它,内容覆盖少,容易上首页;
- 生命周期长:不像热门话题那样昙花一现,它常年存在,稳定产出。
举几个我们亲测有效的例子:
- “如何在日本使用Google Workspace开具电子发票”(搜索量:20/月,转化率 18%)
- “SaaS试用期内怎样设置多语言客服机器人”(搜索量:50/月,转化率 12%)
- “Shopify税务插件对接Stripe教程”(搜索量:40/月,转化率 21%)
这些词,搜索它的人,往往已经明确知道自己要做什么,只是缺一个落地的解决方案或工具指引。而我们刚好提供这个。
我是怎么一步步挖掘这种关键词的?
1. 从“客服沟通记录”里找痛点词
我们有一套工单系统,客户提的所有问题都会被记录。我花了一个月,把近300条与产品试用、购买相关的问题爬了一遍,做了关键词聚类,发现很多问题都具备以下关键词特征:
- “如何…”
- “能不能…”
- “支持…吗”
- “有没有教程…”
这些句式往往代表行动准备度极高,而且背后的问题都非常垂直,直接可以变成内容标题。
我拿其中一条“Stripe退款失败提示:code_invalid_token”的问题去Ahrefs查,发现它的搜索量是个位数,但我们做了文章后,连续3个月每月带来2个注册用户。
2. 跟销售聊“客户快成交前问的问题”
我和销售开过一次“关键词共创会”,让他们把自己最爱听的“成交信号”列出来。结果我拿到了很多金矿级素材,比如:
- “你们支持开多账号独立登录吗?”
- “系统可以和SAP打通吗?”
- “有没有ISO认证流程能对接?”
这些问题背后的关键词虽然冷门,但代表用户已经具备预算和购买权力,只是在验证细节。
3. Google Suggest 和 Reddit 反向查找
Google 输入关键词后,下拉建议经常有“冷门需求”,我会把核心关键词(如“ERP系统”、“SaaS客服”、“Stripe退款”等)输入后,收集尾巴的词。
然后再把这些词丢到 Reddit 或 niche 论坛里看有没有人在实际提问。如果有——就值得写。
例如,“ERP for small business with Chinese language support”,这是 Reddit 某个小圈子里的提问,工具里几乎查不到搜索量,但我们写了内容,3个月后成交了一个海外中小型服装供应链客户。
怎么撰写这种“低量高意图”的关键词内容?
内容结构不能套模板,一定要有“实战感”,我的方法是:
✅ 真实场景 + 明确操作 + 工具引导
- 别泛泛谈“大道理”,直接用一个真实业务场景切入;
- 展示操作路径,而不是知识复述;
- 内容里自然嵌入我们产品的截图或链接,作为解决方案。
例如:
在海外客户使用我们的SaaS客服系统对接Zapier时,常遇到Webhook认证失败的问题。本文以“日本-多语言-自动转发”为例,教你如何配置Token校验逻辑并避免503响应错误……
这种写法既展示能力,又不生硬地硬广,用户愿意看,搜索引擎也喜欢。
最后:为什么“金矿词”更适合冷启动和高价产品?
如果你是做 B端产品、冷启动品牌 或者 高客单价产品 的,初期根本没法跟头部网站抢“流量大词”。这个时候,“低量高意图”关键词就成了你突破的机会窗口。
它不会带你一夜爆红,但能帮你:
- 持续引入高意向用户;
- 建立内容与搜索引擎之间的“相关性深度”;
- 在低成本下实现小规模、高价值转化。
小结:如何发现属于你行业的“金矿型长尾关键词”?
- 回看用户提问、客服话术、销售对话里的细节;
- 查找 Reddit、Quora、论坛里的小众问题;
- 不迷信搜索量,而是聚焦“搜索意图”;
- 内容写作强调“解决方案落地感”,而非泛泛而谈。
我现在每月内容规划,至少有 30% 是围绕这类关键词展开的。虽然单篇文章不会带来成百上千的流量,但每一篇都有可能打通转化路径。
这就是“搜索量低但转化高”的长尾关键词的真正魅力。
作者注:
我不是在贩卖“冷门词发家致富”的鸡汤,而是在强调一种更接地气的SEO策略——不是每个关键词都为了排名,有的,是为了成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