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个页面能放几个关键词?”
这是我第一次负责内容页面SEO时,老板问我的第一个问题。
我答:“越多越好吧,这样能抢更多排名。”
老板摇了摇头:“你想一个人抓10个客户,结果每个都聊不过5分钟,会有效果吗?”
从那次起,我开始反思关键词和页面之间的关系。直到现在做了几十个站,我才敢总结出一句话:
不是你能优化多少关键词,而是你能围绕一个关键词讲透多少维度。
关键词不是“抢地盘”,而是“树旗帜”
一个页面的作用,是告诉搜索引擎:“我在这个主题上最有资格说话。”
那这个主题,就必须聚焦,而不是贪多。
所以:
- 一个核心关键词(就像“主题曲”)
- 2-4个语义相关词(像副歌和变奏)
- 若干长尾/问题型关键词自然穿插(填补细节)
关键词太多,就像广播频道太杂,信号反而模糊。
我用过的4条“关键词布阵法则”
不讲概念,直接讲我自己如何操作:
① 核心词只能有一个,不做双主题页面
案例:我曾为一个SaaS工具写介绍页,标题想兼顾“AI写作软件”+“SEO写作工具”
结果Google根本不知道我这个页面该分配给谁,两个词都没进前50。
我后来改为:
- “AI写作软件”做主页
- “SEO写作功能”做子页面详解
一个页面只围绕一个主词,才有聚焦力和排名确定性。
② 页面结构决定关键词布局,而不是反过来
别再想着“在哪塞关键词”,而要想“哪个结构该讲哪些词”。
每个位置“分工清晰”,自然就避免了堆砌。
③ 用户搜索的问题,就是你该用的关键词
我现在选长尾词,不靠工具,先问自己两个问题:
- “这个词是人说出来的吗?”
- “这个问题我能解答吗?”
例子:
“SEO排名优化”这种词,搜索量高但泛。
“怎么让博客文章快速被Google收录?”
这种就是天然的问题型长尾词,点击率更高。
④ 内容只写够关键词,不是写满关键词
SEO文章不是写论文,也不是写广告,它像写剧本。关键词是台词,不是标签。
我曾经为了让“企业建站系统”这个词多出现几次,硬插了句:
“我们的企业建站系统是目前最适合企业建站的系统。”
结果用户看着像AI写的,跳出率飙升。
后来我这样写:
“如果你正在为搭建公司官网发愁,一个成熟的建站系统可以帮你省下80%的开发成本。”
同一个意图,但表达自然,用户读得舒服,Google也更愿意给权重。
最后一个问题:那每个页面到底该放几个词?
我现在的标准非常实用:
不是越多越好,而是围绕主词扩展得够“深、准、广”。
总结一句话:
关键词的布局,不是靠“塞”出来的,是靠“说透”来的。
如果你能围绕一个核心主题讲出不同用户视角、场景落地、技术维度、常见误区……
你就已经在做Google最爱的“E-E-A-T内容”。